美东时间 4 月 10 日,白宫官员向媒体澄清,美国对进口自中国商品实际加征的总关税税率应为 145%,而非媒体普遍报道的 125%。白宫认为,125% 关税仅指 “对等关税”,并不包含特朗普此前对中国征收的 20% 关税。这意味着实际税率为 145%。
当地时间 4 月 9 日,特朗普政府决定对 75 个贸易伙伴国暂停实施 “对等关税” 政策 90 天,并将相关税率降至 10%。这一 “一加一停” 的关税政策调整,标志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向,即从全球范围的 “对等关税” 争端,将主要火力集中对准中国。
面对高昂关税,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已远超暂停出货和减少订舱的范畴。香港《南华早报》最新报道,随着订舱量的大幅减少,市场上已出现部分货主宣布弃货的情况。
美国关税时间线整理
2025 年 2 月
- 2 月 1 日: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自中国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 10% 的关税;对加拿大、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 25% 的关税。
- 2 月 10 日:特朗普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 25% 的关税,3 月 12 日生效。
- 2 月 27 日:特朗普宣布 3 月 4 日将对华追加 10% 的关税,此时,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累计至 20%。
2025 年 3 月
- 3 月 4 日:美国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的 25% 关税正式生效;中国对美农产品(小麦、玉米等)加征 15% 关税,大豆、肉类等加征 10%;暂停美国木材进口,并制裁 15 家美国实体。
- 3 月 24 日:特朗普表示将对购买委内瑞拉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征收 25% 的 “二级关税 ",拟于 4 月 2 日生效。
- 3 月 26 日:特朗普签署公告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 25% 关税计划 4 月 3 日起执行。
2025 年 4 月
- 4 月 2 日:美国对全球所有国家征收基准关税 10%,4 月 5 日生效;对与美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征收不同的 “对等关税”,其中中国大陆加征 34%,4 月 9 日生效。
- 4 月 4 日: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,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 34% 关税。
- 4 月 8 日:美方在原所谓 “对等关税” 措施基础上,宣布对中国有关产品再加征 50% 关税,此时关税税率总计 104%。
- 4 月 9 日: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对等关税税率由 34% 提高至 84%,并新增 12 家美企至出口管制名单、6 家至不可靠实体清单;欧盟 27 个成员国投票表决通过了对美进口产品征收 25% 关税的反制措施,以报复特朗普 3 月 12 日宣布的对欧盟征收钢铁和铝的关税。
- 4 月 10 日: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修正行政命令,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的 “对等关税” 提高至 125%。
贸易战全面升级
除了 145% 的关税,特朗普宣布再次提高对价值 800 美元或以下的中国邮寄小额商品的关税。对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、货值不超过 800 美元的包裹,将征收其货值的 120% 或每件 100 美元的关税(此前为 90% 或 75 美元); 自 2025 年 6 月 1 日起,该标准将进一步上调至每件 200 美元(此前为 150 美元)。
连番上演的 “极限施压”,让全球贸易行业再度陷入震荡与焦虑。145% 的关税,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,已经不再是关税,而是等同于贸易禁运。因为无论是 125% 还是 145%,这种数字的变化已经失去了意义,都代表着通过正常贸易途径已经无法继续把生意做下去。接下来很快会引发供应链的牛鞭效应,这种冲击一旦开始,将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平静。
美国不再是唯一选择
美国乱挥的 “关税大棒” 让外贸企业正站在惊涛骇浪的风口浪尖,与其被动的静观其变,不如主动出击。
外贸企业可以聚焦新兴市场,建立多边合作网络。目前,东盟、非洲、中东、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正成为中国外贸的新增长点。2024 年,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 6.99 万亿元,增长 9.0%,占中国外贸总值的 15.9%,双方连续 5 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。通过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,企业可以进一步加强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合作,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。
中非贸易规模由 2000 年的 873.8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2.1 万亿元,年均增长 14.2%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 2024 年 6 月底,中国对原产于 27 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 98% 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,与 21 个非洲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。这些政策有效降低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成本,提高投资回报率。
2024 年的中国外贸出口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特点,电机、电气设备及其零部件、机械设备及零部件、车辆及其零部件、高新技术产品都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。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,有效分散风险。国贸通大数据拥有全球 230 + 国家及地区的海关交易数据及统计数据,可提供高质量数据资源,为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,精准锁定潜在客户,制定最适合的市场策略。这场由贸易战引发的产业变革,很有可能成为推动全球贸易格局重构的催化剂,中国企业已经站在了规则重构的拐点之上。相信随着 RCEP 红利释放、“一带一路” 深化及技术标准国际化,中国外贸将在全球贸易规则重构中占据更主动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