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贸易因特朗普当局挑起的关税战而陷入动荡之际,不少人心中产生疑惑:如今,外贸还可以做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尽管外部挑战重重,但中国外贸仍蕴含着巨大潜力与机遇。
从当前中国外贸的表现来看,其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5 年一季度,中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同比增长 5.4%,超出市场预期。同期,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 10.3 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 1.3%,出口更是增长 6.9% 。即便在 2 月以来国际贸易限制措施不断增多的不利环境下,这样的成绩也充分说明,中国外贸具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。目前,中国与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,多元化市场格局逐步稳固,对单一出口市场的依赖显著降低。以对美贸易为例,中国对美国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,从 2018 年的 19.2% 降至 2024 年的 14.7%,这进一步分散了风险,保障了外贸发展的稳定性。
中国外贸企业自身也有着坚实的发展基础。2024 年,中国拥有出口实绩的数十万家企业中,近 85% 同时开展内销业务,内销金额占销售总额近 75%。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,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强大的缓冲地带和转型空间。当外部市场遇冷时,企业能够依托国内市场维持经营、积累实力,实现内外贸的协同发展。而且,众多企业在面对关税战冲击时,展现出积极应对的态度与强大的灵活性。部分企业提前制定预案,多数企业积极与商业伙伴沟通,尽力维持对美贸易,同时大力开拓其他海外市场,提高国内销售占比,这种主动求变的精神为外贸持续发展注入动力。
政策层面,政府也为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坚定的扶持政策不断出台,在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、金融信贷等方面向外贸企业倾斜。例如,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,加强外贸领域信贷投放,优化跨境贸易结算,助力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,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压力,增强抗风险能力。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,促进要素自由流动,降低企业交易成本,为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营造良好环境。同时,积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沟通合作,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,推动多边贸易规则完善,反对贸易保护主义,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,扩大外贸企业的国际市场空间。
当然,不可否认,关税战带来的挑战依然存在。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企业短期内承受着阵痛,规避风险的难度也在加大。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融的趋势不会改变,中美贸易难以完全中断,国际贸易的需求始终存在。
综上所述,尽管关税战给外贸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,但无论是从中国外贸的整体韧性、企业自身的优势,还是从政策的有力支持来看,外贸不仅可以做,而且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。只要把握机遇、积极应对,外贸企业定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闯出一片新天地。